行业资讯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行业资讯 >> 正文

七位文旅大咖把脉山西文旅发展

日期:2018-09-17 11:48:11  来源:         作者:        点击数:

 建言献策,为山西文旅发展支招,是专家学者强烈的意愿;萃集智慧,为山西经济转型服务,是本报的历来主张。911日,省内外7位文旅大咖受邀做客三晋都市报,围绕省委、省政府确定的大力发展文化旅游、使之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这一宗旨,以“文创拯救山西文旅产业”为题,就山西全域旅游定位、旅游形象定位、组建政府层面的文旅咨询机构、旅游对外宣传口号及LOGO设计、旅游景区景点基本流程设置等,进行面对面的对话,开展了一场头脑风暴。

 太原师范学院教授晁连生用“三个一”概括了他对山西文旅事业开发的设想,即“一个旅游形象定位”“一个权威的旅游咨询专业团队”“一只政府层面的专项发展基金”,希望从顶层设计层面提升整体质量,避免无效投资。作家、田野调查学者李琳之认为,作为华夏文明重要诞生地,希望山西打出“最初中国”这张牌,以此整合山西东南部地区优势,打通晋秦冀鲁豫黄河流域的区域阻隔,以“敬天祭祖”为引线,激活全球范围华夏人对祖先、对老家的价值认同,彰显“古代中国”这一大的文化品牌,找到一个能拿到全球层面的概念,并进行深度、全面的产业开发,建设“最初中国”文化产业园,带动周边旅游开发。太原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王杰瑜认为,开发文旅产业应该处理好动与静、虚与实的关系。比如“中国”这个概念,最初出现在夏商,即今天的晋南地区,随着对外征伐、人员流动等原因,版图逐步扩大。当时的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,就随着版图的扩大而发生实质性变化。他说,文化的核心是历史,文化是虚的,但旅游是实的,文化创意可以把虚实链接起来。他举例说,今天翼城的古绵山,是晋国晋文公时期割股奉君事件的真正发生地,但是,今天的介休市的绵山,也是真实存在的,因为三家分晋之后,赵国人为了祭祖,就把当初用于祭祖的翼城绵山“复制”了过来,所以两座绵山并不冲突,也不存在历史真伪纷争,“所以,我们必须动态地看‘中国’这个概念。”

 65日,本报用4个整版的篇幅,刊登了本报记者与管理学专家王建中的对话,重点讲述了“砸钱开发模式务必慎重”这一观点。围绕自己的网红作品《山西文旅忧思录》,王建中在座谈会上说,之所以发布那些观点,是因为我在调查中发现,山西八九成的景区现在日子都不好过,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文创理念。游客出行,需要的是一种高质量的精神旅游,是心的绽放。文化创意是旅游的灵魂,景区景点要把文化变成游客可以触摸到、感受到的客观存在,并产生兴趣,进而产生消费。他建议,政府和企业应该从顶层设计层面推进文化创意产业,克服思考不足的弊端。
  山西大学新闻学院广告系主任韩志强、山西财经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教师毛成刚博士、创意策划专家白书毅等,分别从旅游景区景点基本流程设置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区别,以及思想观念必须改变旅游产业管理等方面,进行了精彩阐述。“山西的宣传口号是要独一无二,还是更加适合传播?”“全域旅游到底怎么解释?”“景点开发和景区开发的关系?”“如何转变思路,从资源导向转化为供求导向?”“山西文旅产业如何定位”“文旅之路是商业化太重,还是缺乏商业化运作?”……他们结合自己的专业和实操经验,各抒己见、畅所欲言,交流中破除了思想的壁垒,碰撞出新的激情与灵感,再度为山西文旅产业的发展把脉。
  “文创拯救山西文旅产业”,作为本报致力于全省文旅产业发展的一个命题,是本报《“网红”专家建言把脉山西文旅》的姊妹篇。作为延伸话题,与会专家学者从历史、文化、传播等维度出发,以更开阔的视角,找痛点,提对策,确保思路框架落到实处,推动山西文旅产业进步。转自《三晋都市报》。

上一条:乘风破浪正当时——写在2018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召开之际 下一条:2018亚洲旅游产业年会顺利召开

关闭